全文实录|2018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2019-6-5 15:21| 发布者: 新时代环保| 查看: 621| 评论: 0|来自: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摘要: 大家上午好!福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在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郑彧总工程师,向大家通报2018年 ...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林君希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福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在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郑彧总工程师,向大家通报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2019年生态环境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央和境外新闻机构及福建省内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


  首先请郑彧总工程师通报有关情况,发布相关信息。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关心支持和监督。


  2018年,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省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一批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经验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中央改革办、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2018年,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中国工程院发布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福建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


  今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我们按照惯例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在这里发布2018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一、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12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为优,Ⅰ类~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95.8%。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12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湖泊水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省19个主要淡水湖泊水库中,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的占89.5%。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较好,优良水质按点位比例评价,优良水质比例为85.1%;按面积比例评价,优良水质比例为93.0%。


  二、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全省6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7.5%;九市一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5.0%(按新标准计算为97.6%);PM2.5浓度26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全省9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从优开始排名,依次为南平、宁德、莆田和龙岩(并列第三名)、厦门、福州、三明、泉州和漳州。在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厦门、福州分别位列第7位、第8位。


  三、在声环境质量方面,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


  四、在辐射环境方面,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天然本底正常涨落范围内。


  五、在生态环境方面,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优良水平,森林覆盖率66.8%,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与生俱来的。福建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奋斗目标,保持定力、凝聚合力、精准发力,努力建设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的美丽新福建。下面,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绿色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更加有力。主动融入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最大限度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促进产业布局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同时,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出四个方面20条具体便民利企措施。在环评领域进一步推出五大类17条优化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探索试行告之承诺制,已完成规划环评的省级工业园区内的35类基础设施和环境影响小的项目实现环评审批“立等可取”。出台《关于发挥生态云平台作用 促进企业领跑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建成生态环境领域亲清服务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环境治理实际困难,促进企业绿色领跑。


  二、突出治污减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更加精准。我省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1+7+N”作战计划。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在全国率先出台臭氧污染防控指南,制定3项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实施120个省级精准治理减排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前7天进行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建立按地市精准推送环境质量监测预报和预警制度,省市联动精准施策、联防联控。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修复。实行全省流域水质“一张图”,水环境整治从干流向源头拓展延伸,实现主要流域单元精细化管理。小流域整治连续三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撬动全省有效投资超过65亿元,全面消除劣Ⅴ类小流域。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在全国率先出台《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布设国、省控土壤监测点位1174个,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快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土壤污染风险防控试点建设。加强危废综合处置场建设,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提升到135.5万吨。对全省82家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实施执法检查全覆盖,坚决打击非法“洋垃圾”入境。


  三、突出铁腕治污,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更加严格。压缩精简督察考核项目,创新开展生态环保“三合一”督察,构建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无缝衔接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挂点督导、交叉评查、巡回督导等形式,切实提升执法水平、增强练兵实效。实化网格监管,打造网格“五支队伍”,打通执法“最后一公里”。实施在线实时监控,实现自动预警的“全天候监管”。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形式,拓展公众参与环保监督途径,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让百姓放心的环境监管体系。继续会同省公安厅联合开展“清水蓝天”执法行动,同时通过饮用水源地整治、自然保护区绿盾行动、清废行动等专项行动,实施精准打击,切实督促问题整改。特别是去年下半年,针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省直六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全省共办理环保行政处罚案件4467件、处罚金额2.89亿元,办理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案件368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9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获评2018年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组织单位,位居全国第一梯队首位。


  四、突出改革创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果。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首个省级生态云平台,生态环境部专门向全国推广我省经验。在全国率先建成首个省级生态环境领域亲清服务平台,并获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推进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构建体现福建山海元素的GEP核算体系,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量化形式。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行流域水质与奖惩挂钩,建立上下游“合作共治、生态共享、经济共赢”的机制,2018年,我省共筹集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超过13亿元。持续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鲜明导向,参评企业累计将近4000家。健全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二级市场走在全国前列,有效激活企业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意识。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强环境风险管控,推动企业守法自律,投保企业累计1256家次,累计提供环境风险保障限额将近20亿元。


  各位记者朋友,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将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让八闽大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交融,生态画卷更加壮美动人。在此,我们也由衷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一如既往地与我们携手合作、并肩同行,通过你们的宣传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汇集全社会的磅礴力量,共同建设我们的新福建。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林君希:


  感谢郑总工程师的介绍与发布。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自报身份。现场答问现在开始。


  福建日报记者:


  空气和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尤其饮用水源是老百姓关注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我也知道去年我省做了很多努力,启动了集中饮用水环保专项行动,每个月对媒体公开。想问郑总工,今年我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来保护百姓生命线?谢谢。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


  饮用水源是老百姓的“水缸”。2018年以来,我们联合省水利厅督促指导地方开展专项清理和整治,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目前大部分水源地完成整改,剩下的正按序时推进。


  守护百姓“大水缸”的安全,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此作出批示、指示,经省政府同意,5月24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水利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等四部门下发了《福建省从源头保障百姓饮用水安全“六个100%”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划、治、建、管、防”五个组合拳,实现“六个100%”,打造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铜墙铁壁”。


  一是地市级水源地整治成效100%稳固。对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回头看”检查,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卷土重来,2019年6月底前,实现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所有疑难和易反弹问题得到100%稳固解决。


  二是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100%整治。深入分析县级水源地未完成整治问题存在的具体困难,进一步细化方案、倒排工期、明确责任、深化整治,2019年6月底前,实现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100%整治。


  三是乡镇级水源地面源污染100%清理。通过全面摸底排查,重点推进面源污染清理整治,2020年6月底前,实现“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面源污染100%清理。


  四是地下水型水源地安全隐患100%消除。通过全面排查,按照依法处置、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2020年6月底前,实现在用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100%消除。


  五是县级以上水源地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100%安装。稳步推进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安装,2019年底前,在用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监控100%安装,并依托省水环境统一监测平台实现互联共享。


  六是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持续强化风险管控、长效管理,到2020年底,稳定实现我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考核指标100%达标,供水水质进一步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对整治工作进展缓慢的重点区域、难点问题加强分析指导,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并视情对责任部门或单位进行公开约谈,直至啃掉“硬骨头”。在此,也希望大家共同参与,一起保护“大水缸”。


  福建省电视台记者:


  请介绍下生态环境厅是如何开展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


  在好的环境里生活,大家就身心愉快,但如果我们身边有污染了,比如附近有一个餐馆,整天冒油烟,你肯定很烦很烦。


  我们坚持群众导向,深入分析这几年群众环境污染投诉方面的数据,油烟、噪声、污水垃圾等这些问题,离百姓最近、群众感受最深切,看似不大、但是数量不少、影响不小,有的还是长期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去年7月起我们会同住建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及河长办等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集中攻坚行动。


  为保证这项攻坚行动取得切切实实的成效,让群众能有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们创新了3+1项举措:


  一是拓宽举报监督途径。以往群众投诉举报通过热线电话,可能不太方便。因此,我们同步通过微信、微博等收集、受理群众投诉,并公开每件举报投诉的办理情况,让公众参与,让群众监督。


  二是联动整合部门职能。有些污染问题,可能群众对主管部门不了解,投诉时不够顺畅。因此,我们打破以往各级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横向整合各部门职能优势,纵向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联动、转办、交接。


  三是切实推进问题整改。通过联合交办督办、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公开曝光、现场督查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态度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属地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我们建立长效机制,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解决。


  截至目前,共办结群众举报件8337件,到期办结率100%,获得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这项活动,谢谢你的提问。


  东南网记者:


  今年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落脚点在哪?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也是我们全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做的工作。大家知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细化出台七大标志性战役的实施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1+7+N”作战计划。


  近年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复合性、长期性等特点,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因此我们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今年我们要继续推进“1+7+N”计划落深、落细、落实,为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提供生态环境保障,重点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扎实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调整四大结构,就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推进转型升级;二是实施减排项目,我们将推进10个重点整治区域行业、100项省级重点项目、1000项市级治污减排项目;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继续从严整治“散乱污”企业,开展工业炉窑、钢铁企业、挥发性有机物行业治污减排;四是加强联防联控,加强臭氧和PM2.5协同防控。


  (二)扎实打好碧水保卫战。福建的水基本上自成体系,水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推进碧水攻坚“三巩固”计划,到去年底我们已基本消除劣V类小流域、消灭“牛奶溪”及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接下来要巩固这些成效,形成常态化。二是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六个100%”。三是推进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加大九龙江口和厦门湾以及闽江口等海域综合治理。


  (三)扎实打好净土保卫战。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继续开展企业用地调查,做好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采集;二是推进3个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漳州,三明和南平),5个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平和,连城,尤溪,大田,邵武,建阳项目)和10个县土壤污染风险防控试点(尤溪,大田,平和,漳浦,上杭,连城,福清,泉港,建瓯,建阳)工作的开展;三是组织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等。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环境将更美好。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推进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量化形式是怎样的,请详细介绍一下?第二个问题是,我们都住在福州,大家对生活环境都很关心。福州前几年都在开展内河整治行动,大家也都听说过安泰河的治理。这几年市民对安泰河治理疑问不断。据说安泰河的治理花了很多钱,可后面不久又臭了。想请问郑总工,对于我省每个城市的环境工程治理,我们作为一个省厅,对工程是否有监督和评估机制,就是说工程成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评估?市民关心钱能不能花到刀刃上?还有一个,我自己住在晋安河旁边,我觉得治理的上一段挺好的,下一阶段治理半个月、一个月后就又臭了,这是什么原因?谢谢。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方面。总书记提出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绿水青山怎么转变成金山银山?这个可以说是个国际性的课题。我们省是国家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央赋予我们的生态文明实验区的改革任务中,有一项叫做生态价值核算。在当时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里,我们省是唯一承担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这项任务的省份。省委省政府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怎么来体现不同?


  因为我们省有山区、有沿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发展水平也各有不同。怎么来体现更具代表性的核算体系。从2017年开始,省里面选择厦门和武夷山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开展这个试点,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山海各自不同的核算模式。在核算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这两个地方的资源禀赋、环境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继续提升改进的环境方面的空间。最后才核算出来生态环境价值对于这个地方的重要意义,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所在。下一步,我们正在着手研究对全省普遍适用的一套核算体系。目前方案正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将报告省委省政府。


  那么您讲的第二个问题,关于福州市的内河整治。实际上,福州市内河整治确实像生态环境这个问题一样,具有复杂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是综合性的体现。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它对内河的污染是多个方面组成的。包括生活的污染,比如说我们需要通过污水管网,垃圾收集等方式,避免生活垃圾进入水体。也包括工业的污染,目前福州还好,城市里并没有大型工业,不过还是有一些小型的工业污染,这些都会污染水源。同样的,还有其他的面源污染,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面源污染、收集雨水的面源污染。对于这个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家应该都有关注到,自2017年以来,福州市在内河整治上花了大量的精力,投入大量时间。去年你可能有关注报纸上的报道,于伟国书记亲自到现场检查对这一块的工作进行检验,采取的是突击检查的形式。从这几年福州市内河水系整治情况来看,大家确实都知道工程上面都有在进行,整个福州市到处都在建设,内河整治项目也投入很多钱。从水质情况来看,这两年闽江下游的水质在逐步提升,这就和福州市内河整治成效密切相关。因为我们福州离出海口比较近,一些内河污水如果没有得到治理的话,会流到闽江下游,对水体影响比较大。所以从这几年的水质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内河整治的成效。谢谢。


  海峡都市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生态云平台备受关注,生态环境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还签订了共建“数字生态”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今后我们将如何用好“生态云”平台,加快“数字生态”示范省的建设?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


  说到数字化、信息化,大家都深有体会,每个人都越来越离不开各类网站,以及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信息化、大数据,在政府部门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福建省始终注重生态文明与“数字福建”的融合发展,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在第二届数字峰会期间,生态环境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还签订了共建“数字生态”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提出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在全国率先开启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环境治理新模式。到2023年,福建将整体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对应的数字支撑体系。


  围绕部省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拓展深化“生态云”平台建设,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并探索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向好指数”“生态文明指数”等应用研究。二是深入开展“数字+生态”应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三是持续发挥“生态云”在全国的引领作用,力争3年内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应用成果。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林君希:


  感谢郑总工程师的详尽回答!刚刚郑总工已经回答了5个媒体记者的疑问。大家可以看到台下我的左手处坐着生态环境厅各业务处的负责人,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有其它问题,可以会后继续采访相关负责人。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赶超。企盼记者朋友们关注聚焦,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推进“清新福建”、“美丽福建”建设营造更为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