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放狠话!国家下令: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 ...

2019-11-29 13:42| 发布者: 新时代环保| 查看: 871| 评论: 0|来自: 危废网讯

摘要: 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地下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各种环境问题,使得城乡居民暴露在健康风险之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相互统一。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

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地下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各种环境问题,使得城乡居民暴露在健康风险之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相互统一。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环境的保护也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

 

  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转发人民日报社论再次狠批“一刀切”问题,要求环保精细化。

 

  人民日报称,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生产模式。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由于重视程度、管理水平、治污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污染治理水平和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在环境监管中,如果不能有效体现鼓励先进、奖优罚劣、区别对待,就容易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例如,如果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期间,投入巨资安装并正常运行治污设施的先进企业,也必须和落后的散乱污企业一样“一律先停再说”,就会让严格守法者付出高成本,进而影响先进企业的效益和治污积极性。

 

  实施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等举措,将领跑者和落后者明明白白区分出来,有助于加强生态环境差异化管控,激发企业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

 

  而河北省则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对合规企业优先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期间“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由此来看,国家大风向在发生变化,环保政策也在逐渐精准化,这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环保“一刀切”严重损害企业正当权益

 

  环保“一刀切”,指的是一些监管部门在处理环境问题时,不问青红皂白,不管违法与否,“先停再说”的做法。在过去两三年的地方环保整治当中,“一刀切”做法并不少见。

 

  早在2017年时,环保“一刀切”的现象就时有发生,“环保风暴”沦为地方政府应付中央督察的“临时抱佛脚”之举,紧急整改或者关停则令许多企业苦不堪言,无法接受,积怨不少,有些则演变成政企严重对立的群体性事件。

 

  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对于很多行业来说也造成了动荡。当下不少企业回忆起当时的环保督察不由的,谈「环保」色变!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就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山东临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平时不作为,等到要考核问责时就搞“一刀切”,造成辖区部分街镇餐饮企业大面积停业,400余家板材企业集中停产,20多家货运停车场停业,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面对「在这里经营了数十年,凭什么今天就不合格了」的质问,又不予以充分的理由说明,只是简单粗暴地强调:「我说不合格就不合格,能给你找出一百个不合格的理由!」这种做法备受争议,难以得到企业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

 

  生态环境部开展整治“一刀切”专项行动

 

  今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纠正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

 

 

  10月24日,中国发布首部针对营商环境优化的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而针对“一刀切”,《条例》当中专设一条,除特定情况外,不得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有利于以法治化的手段来纠正上述问题。

 

 

  在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的文章下面,也获得了各地区相关部门的转发点赞,想必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一刀切”的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很多合规停产的企业也会恢复经营。

 

  同时,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的老板们来说,紧跟纺织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加快布局新产品、新业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握科技创新绿色、智能、新材料等主要特征,致力于让纺织服装业向高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