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宾介绍,目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正逐步健全。公众监督也成为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
“一些人动辄把与环保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归罪于环保,让环保成为‘背锅侠’。”14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刘友宾说。
在14日召开的2019年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发布会上,刘友宾对记者表示,随着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与环境违法企业的舆论交锋也更加激烈,“环保影响经济”等错误言论不时老调重谈。
“回顾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最大的体会是环保在深水区破浪前行。”
他解释说,一方面,环境保护越来越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正在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关口,经历凤凰涅槃的过程;另一方面,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治理的期待不断提高。
此外,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环境治理举措高度关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们既要解决好国内的环境问题,也要深度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当好贡献者、引领者。
刚刚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船到中流浪更急。2019年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回顾走进深水区的环保,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铭记。”刘友宾说,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他认为,环保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就一定能不被风浪裹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环保走进深水区,更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施策、依法办事,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刘友宾。摄影/章轲
刘友宾介绍,在今年的秋冬季攻坚方案中,生态环境部重点突出差别化监管,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将企业分为三类,对守法意识强、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加密执法监管频次,依法惩处违法者;对主观希望治理、但能力不足的企业重点加强帮扶指导。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更多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环境保护中,比如在督查执法过程中,使用卫星遥感+执法APP,“以往污染排查,有时会出现监察队员开车转悠半天也找不到污染企业的情况,现在依托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可以做到精准发现,快速处理。”
刘友宾说,生态环保不只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各界共同参与。目前,“大环保”的格局逐步形成。近两年来,各部门就生态环保工作逐步形成共识,纷纷围绕分工主动承担生态环保职责。最高检、最高法、全国工商联、中科院、国家气象局等部门都与生态环境部建立起了良好的伙伴关系,紧密合作,并肩作战。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绿色创建成为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的共同职责。
此外,公众监督也成为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2019年,生态环境部12369环境举报平台共受理群众环境举报53.1万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及黑臭水体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期间,也都开通了群众举报热线,受理群众举报。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力地推动各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刘友宾介绍,目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正逐步健全。2019年,在杭州,13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负责人郑重向社会宣布,做环境守法者,欢迎社会监督。光大国际履行承诺,率先向社会开放公司旗下的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危废处置、生物质发电等业务领域77个环保设施,主动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中国石化主动表示,2020年年中89家生产企业环保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